近年来,务川自治县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,以人性化开展便民服务、专业化开展学习教育、精细化开展就业服务、多样化开展文化交流为抓手,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创建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“四共”型示范社区,持续巩固拓展民族团结进步。
在大坪街道敬贤社区扶贫车间——捷通电子耳线厂,几十名员工正在赶制耳线。2018年从浞水镇易地扶贫搬迁来敬贤社区的覃世洪夫妻俩,从耳线厂成立以来就在这里上班,他们从最开始的工人做到了现在的车间管理员,夫妻俩每月有五六千块钱的固定工资。
敬贤社区居民多数从不同乡镇搬来,生活习惯、文化程度都有所不同。为了做好搬迁后扶工作,全力巩固易地扶贫搬迁成果,促进共同团结奋斗,实现搬得出、稳得住、能发展,务川自治县在社区设置了农贸市场、大型购物超市、幼儿园、中小学、医院、卫生室、广场、便民服务窗口、警务室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,建成群众活动场所,完善健身设施,合理规划后续扶持产业项目,积极落实就业扶贫车间。
80余岁的王庭喜2018年从涪洋镇当阳社区胜利组搬迁到敬贤社区。除了享受城市低保,社区还为他儿子找了工作,每月有了稳定的收入。
生活好过了,王庭喜在感到欣喜的同时也认为,他们的一切都是党给的。而自己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,更应该站出来宣传党的政策。
于是,他让儿子给他买来了音响和话筒,找来国家、省、市、县的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和文明生活、出行等知识进行学习,在社区人群集中的地方进行宣传,这一干就是三年。王庭喜高兴地说:“原来没有宣传的时候,就呆在家里,身体也不是很好。现在出来宣传,每天出去走几趟路,现在感觉身体无比的好,要一直宣传下去。”
务川自治县还采取举办小区居民座谈会、民族团结演讲比赛,发放宣传单、开设民族团结宣传专栏,建立民族文化长廊等形式宣传我国的民族政策、扶贫政策、法律法规,从思想训导、亲情关怀、就业创业培训和创业扶持着手,让搬迁户们从思想上、行动上融入城市,成为城市新市民。
敬贤社区总支书记田肖龙说:“敬贤社区开展四化四共,巩固拓展民族团结进步,服务阵地前移,开展零距离便民服务;项目清单化开展学习教育,确保学习效果,以人才交流为主线,形式多样化开展交流学习,全民帮带,精细化开展保姆式服务,达到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示范效果。”
上一篇:没有内容了!
下一篇:没有内容了!